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消息,江苏大学明确所有党政管理部门所需人员坚持从一线辅导员中选拔更好的炒股配资平台,不再单独对外招聘。努力确保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
此前,莆田学院关于辅导员择优转岗机关行政管理人员的公告明确,辅导员转岗条件包括在学校辅导员岗位工作时间不少于8年;辅导员本人获校级以上表彰或所带班级获校级以上主管部门表彰;辅导员工作期间年度考核结果均为合格以上且至少一次优秀等级。
近年来,随着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不断深化,多校从辅导员中选拔党政(行政)管理人员。不少高校还将从辅导员中选拔党政管理干部作为重要举措。
01
多所高校,从辅导员中选拔党政管理干部
中国农业大学近三年提任的中层干部中有辅导员任职经历的占比约1/3。该校将辅导员作为选拔学校党政管理干部的重要“蓄水池”,建立从辅导员队伍选拔学校管理干部的长效机制。
商丘工学院曾明确表示,学校坚持起用年轻干部,已经选拔任用十余名辅导员担任副处级及以上职务,学校党委还决定加大在辅导员中选拔副处级干部的力度,给予“有一线辅导员工作经历者优先选拔”的政策倾斜。学校辅导员已经成为学校各部门中层领导干部的主要来源。
展开剩余71%宁波大学致力于拓宽辅导员职业发展渠道。学校将辅导员队伍作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积极向校内管理工作岗位、社会有关单位推荐、输送优秀辅导员。学校在选任管理型中层干部时,同等条件下对具有辅导员工作经历的优先考虑。
可以说,从辅导员中选拔党政管理干部,是众多高校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一环。
从学校角度出发,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他们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学生培养、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方面都对高校有着积极意义。
麦可思《某大学2021-2022学年德育与学生发展评价报告》研究数据显示,该校2021-2022 学年大一至大四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满意度较高(98%)。具体来看,辅导员能引导学生处理好思想认识、应对危机事件,指导班级建设和职业规划等,反映出辅导员各项工作开展较好。同时辅导员对学生的了解情况随年级提高而有所增加。这显示,辅导员对学生工作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从学生角度出发,辅导员作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关键支持者与指导者,其丰富的经验无疑能更精准地把握学生的需求与面临的挑战。
一定程度上来说,从具有辅导员工作经历的人员中选拔干部,高校可以选拔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丰富学生工作经验的优秀干部。这不仅可以优化干部队伍的结构,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还可以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和进取心,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且大多数辅导员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关注学生的需求,从而更好地履行管理职责。
02
晋升!辅导员不止一条路
长期以来,缺乏身份认同感、工资待遇不高、职业发展天花板等现实问题困扰着辅导员。
一些高校的辅导员在职务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比较困难,加之工作内容庞杂,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等,使得部分高校辅导员的流动性较大。而合理的晋升机制、明确的发展路径一定程度上来说,有利于激发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教育部等九部门于2021年曾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强调职业学校要建立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通道。
双线晋升,意味着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可享受专业技术职称和管理岗位职级两个序列评聘。一方面,辅导员可以按教师职务(职称)要求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另一条发展路线则走行政晋级之路。
如今,很多高校都已实行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政策,部分高校实施职级、职称、职务“三线”晋升,如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校,均在积极落实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管理职员职级、行政职务“三线”晋升渠道,以不断完善辅导员职业发展体系。
当然,辅导员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晋升机制只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其中一环。如何持续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水平与职业能力,优化辅导员待遇保障、激励机制等,通过多方面措施来提升辅导员的内生动力,值得高校深入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部网站、各高校网站更好的炒股配资平台。
发布于:四川省